聚焦现代海洋产业、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引进行业领军企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健全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远海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积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引入和转化一批生命健康产业核心技术。探索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能源、旅游、医疗、农业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培育建设智能工厂,支持适应不同作物和环境的智能农机研发应用。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开发利用,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氢能制取和储运,加快液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装备研发产业化。
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战略平台作用,加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服务化应用。实施数据融合应用“百千万”行动,在一百个领域推进一千个场景的一万个应用,推动一二三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应用工程,加快打造自治区级公共基础性平台,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柳州市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布局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服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农业、电子商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抢占区块链产业发展新高地,挖掘身份认证、数据存证、追踪溯源、价值交易等通用场景,形成一批区块链典型应用示范。加快布局量子信息产业,依托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等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城市量子通信城域网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6%,争取建设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1—2个,建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自治区级数字经济示范区10个左右。
强化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以对标培育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目标,加大财*投入,通过择优组建、内部整合、联合共建等方法,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培育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探索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实现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区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分支机构,助力重大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