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滁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策汇编 (1864) 发布于:2024-06-04 更新于:2024-06-04 来自:滁州市工信局
项目申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通知》精神和滁州市委常委会相关工作部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滁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请在2024年6月12日前,以书面形式或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李远;联系电话:0550-3058906。

电子邮箱:cztzgh@ 163.com

联系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市*务中心北一楼

附件:《滁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附件

滁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通知》的精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智能制造,全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智能家电、新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四个基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区域性制造强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总*对新型工业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总*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总*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韩俊*在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大会的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过程,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实现“5688”发展目标和“五五”愿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提供强大动能。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末,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产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基础更加高级化,工业化体系更加健全。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形成结构优化、创新牵引、安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制造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产业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到2027年,规上工业年营收突破8000亿元,总量确保全省前三,百亿元企业超20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3200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7%以上,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8%以上,制造业利润率提升到6%以上。到2035年,规上工业年营收突破16000亿元,百亿元企业超40户,规模以上企业超5000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7%左右。

(二)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27年,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突破45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2000亿,新型化工和硅基材料产业突破千亿元,智能家电、半导体、绿色食品产业突破750亿,第三代半导体、量子信息、类脑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八大未来产业加速成势。

(三)产业链韧性明显提升。“一链一专班、一方案、一*策”推动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到2027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攻关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程度明显提升,着力打造光伏、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半导体、新型化工、健康食品和医药器械8条重点产业链,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

(四)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2.5%以上,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产业发展深度集群化融合化。着力构建全方位、多要素融合的制造业发展新生态,以八大产业链和县域特色产业为重点,到2027年,培育形成3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8个县域制造业集群,其中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2个集群力争成为相应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2个集群成为相应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专栏1  滁州市新型工业化主要预期性指标

类别 序号 指 标 2023年 2024年预计 2027年预计
实力跃升 1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4% 37% 37%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 9% 不低于全省平均
3 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亿元) 5184 5500 8000
质量更高 4 制造业投资增速 32.6% 20% 20%
5 技术改造投资增速 65.2% 20% 20%
6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 未公布 1.7% 2%
7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65%
8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0% 2.5% 落实省下达的

目标任务

效益更好 9 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速 12.5% 7% 8%
1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6.5% 5% 6%
结构更优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46.8% 47% 48%
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 46% 60% 100%
13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字化应用覆盖率 35% 47% 100%
14 培育省级及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个) 0 1 3
类别 序号 指 标 2023年 2024年预计 2027年预计
活力更强 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 2566 2700 3200
16 专精特新企业(户) 465 565 1000
17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 48 58 100
18 百亿制造业企业(户) 8 8 20
19 亿元制造业企业(户) 611 640 800
20 省级大数据企业(户) 23 28 40

 

专栏2 滁州市千百亿产业预期性目标

单位:亿元、%

产业分类 2023年营收 2024年营收预计 2027年营收预计 年均增速
先进光伏和

新型储能

1430 2000 4500 35%
智能家电 545 580 750 8%
新能源汽车 超600 950 2000 35.1%
医药器械 120 156 340 30%
健康食品 540 590 790 10%
半导体产业 480 530 750 10%
新能源电池 121 150 300 36.9%
新型化工 540 600 1000 11%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1.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新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关注关键电子材料、智能仪器仪表、基因合成及测序、新一代单晶高效光伏组件等一批省级重大工程和专项,支持硅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凹凸棒基新材料等9个市级战新基地申报省级战新基地,智能家电基地、先进光伏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级推进格局,建成一批辐射长三角区域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到2027年,力争全市战新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市经开区管委会、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均为责任主体,下同)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环节,实施集群发展、补链强链、创新引领、开放协同、金融优化、应用升级六大工程,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扩量增效。到2027年,力争成为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第一城,动力电池第二城,新能源汽车第三城。(责任单位:相应产业集群办公室、相应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持续实施“千亿技改、千企升级”工程,到2027年,力争做到规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材料等领域申报省级科技项目,争创科技创新平台。到2027年,围绕未来产业培育一批科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全市统筹,以核心承载园区为主体,按照“一集群一专班、一方案、一*策”原则,推动“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到2027年,培育形成3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8个县域制造业集群,其中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2个集群力争成为相应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2个集群成为相应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详见:附件1)(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八大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各产业集群办公室)引导各地立足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为目标,培育一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每个县(市、区)培育发展1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天长市发展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明光市发展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来安县发展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定远县发展盐化工产业集群,全椒县发展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凤阳县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南谯区发展半导体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琅琊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持续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活动,支持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发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型生产服务、网络化协作、柔性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到2027年,培育出50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全市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体系趋于完善。(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培育一批特色化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围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行业建立专业设计平台,提升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定制化服务能力。每年培育不少于5家省级专业设计中心。(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4.加强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顶山——汊河、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引导企业合理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支持各地坚持“链群协作、特色集聚、错位发展”,强化区域合作分工,推动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一县一策”打造主导产业。(详见:附件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依托地域分工的县域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皖北新型工业化步伐,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大力推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深做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城市,高标准建设运营皖北结对合作园区。发展壮大定远化学原料制造、凤阳硅基新材料、明光凹凸棒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支持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区发展,每年引进沪苏浙投资项目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合作产业园每年招引项目不少于30个。(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投促局、市生态环境局)

5.扎实推进“双招双引”。瞄准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新赛道,强化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精准招引一批产业相关的头部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深入推进“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策、基金、人才、协会等多维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八大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各产业集群办公室)

(二)强化锻长补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6.加快构建产业链生态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立产业集群“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提升机制,完善“一集群一机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链长制”“群长制”,动态培育“链主”企业8家以上,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省内龙头与配套企业对接活动、南京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全链条培育,做长做宽产业链,加快推动形成足以影响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7.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聚焦产业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工业强基”项目,突破一批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四基”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基础质量跃升。实施基础材料提升计划,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推动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创新发展,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围绕新兴产业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验证等共性需求,指导企业参与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每年入选一批省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揭榜项目,到2027年,项目总数达到40个左右。(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8.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开展产学研“双进双赢”活动,聚焦“企业出题、科技答题”,推进重点企业进高校院所、专家教授进企业,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联合共建实验室、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重点产学研项目合作。完善“揭榜挂帅”“定向委托”“联合攻关”等机制,支持企业申报科技重大专项,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教育体育局)

(三)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平台科技创新协同

9.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建设行动。到2027年,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000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0.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学习借鉴江浙沪等地区经验做法,优化我市创新平台支持*策,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前期支持,进一步吸引国内大院大所、知名高校来滁设立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每年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组织参与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撬动作用,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三首”产品支持*策。引导企业对标“三首”产品需求清单进行研制,重点关注汽车装备、工业母机、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材料、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方向,每年培育“首台套”装备12个、“首批次”新材料4个、“首版次”软件1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局)

(四)深化数实融合,构筑智能制造新图景

12.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特色+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持续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局)

13.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星火燎原”工程,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围绕工业大模型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到2027年,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工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建设,创新发展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每年建设省级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12个以上;工信部智能工厂1家,应用场景4个以上。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每年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40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14.夯实数实融合支撑底座。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广泛普及、深度融合。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智能算力等基础设施,到2027年,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00个,新增企业内网改造典型案例5个,新增5G工厂3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落实信创产业,在核心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领域实现国产化,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以数据要素为关键驱动,积极指导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产业园区。到2027年,力争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累计达40个,形成1个大数据产业园。(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

(五)推动绿色发展,建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15.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加快用能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化工、建材等行业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推动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或国际先进水平升级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明确“两高”项目界定标准,建立长效管控机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健全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的工作推进,通过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促使一批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期限整改或关停退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推进行业清洁生产,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深度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到2027年,完成火电、水泥超低排放改造。以气候投融资试点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6.建立建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按照“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的路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高效绿色衔接,构建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全方位促进工业领域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到2027年,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家左右,创建一批绿色园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强化区域协作机制,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体系,突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大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以及工业锅炉、炉窑、移动源氮氧化物减排力度。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深入实施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7130吨、905吨、7440吨和2140吨。到2027年,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到2027年,引进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发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努力补齐绿色制造体系短板。(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

1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开展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从工业全过程系统深挖能源资源节约潜力。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引进和应用,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力争到2027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达到“无废企业、无废园区”标准。推动工业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促进企业间水梯级串联循环利用;实施废钢铁、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力争到2027年,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不少于1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27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引导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条件,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进程,因地制宜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发展规划,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规范我市绿色矿山建设,推动全市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至2027年,绿色矿山建设比例达20%以上。(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废旧物资循环体系重点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

(六)加强产业培育,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18.强化经营主体培育。以创业型城市建设为抓手,认真谋划开展创业安徽专项活动,发挥品牌引领、工作融合、效益溢出的重要作用,强化全要素创业保障,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到2027年,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要素聚集、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让创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利用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更多创客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32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000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9.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专精特新发展的*策及措施为抓手,紧盯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大力发展专精特新,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逐级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一对一”培育辅导。到2027年,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户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000户以上,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200家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到2027年实现制造业单项再冠军突破。(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

20.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每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大力招引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等。打造全国知名的领军企业,争取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户、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户。(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工商联、市八大产业链工作专班、市集群专班)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大力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围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充分挖掘后备资源,梯队培育助企“抢滩”资本市场,做好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局、市投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21.全面提升质量品牌。打造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优势。以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支持企业每年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项以上,鼓励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完善以“定标率、贯标率、达标率、首检合格率”为基础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每年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打造一批全国质量标杆。积极争创安徽省人民*质量奖、中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精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新模式,健全“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机制,强化质量领域信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深入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大力提升我市消费品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形成一批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品质明显提高、品牌打造能力不断增强的示范企业,力争每年认定省级新产品10个以上,培育安徽工业精品4个以上,“三品”示范企业达5家以上。每年培育省级新产品10个以上。借助央视和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平台,开展品牌推广,积极参与“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宣传活动,让更多滁州制造品牌畅行全国。(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七)强化引领支撑,系统推进“四化同步”

22.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因地制宜优化布局高品质多元化城市产业,统筹规划城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市更新与产业省级相结合,带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到2027年,全市现代化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生活更有品质,城市活力更加彰显,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城市间优势互补、大中小城市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3.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升级。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力做优“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面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到2027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以上,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家以上,新招引绿色食品产业链项目2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收达68亿元,“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总数、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数居全省第一方阵。(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4.促进信息化赋能升级。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发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和流通交易,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发展高效协同数字*务,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服务掌上办理。建设精细治理数字城乡,全面推行运行“一网统管”。(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八)深化改革开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25.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依托“安徽工业大脑”大数据平台,健全工业运行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动态监测机制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和现场办公制度,利用“四送一服”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渠道,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层次推进企业降本增效,“一策一清单”帮助困难企业纾困解难。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健全防范化解脱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长效机制。推行公共*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策资金“一键送达”,扩大行*给付、奖补扶持、税收优惠等涉企*策直达快享覆盖面。加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数据资源局)

26.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积极组织

参与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等品牌性平台,常态化联系服务海内外客商,优化外资重大项目要素服务保障,加快在滁落地、建设和投产。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境外投资项目管理和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市场开拓,加大“新三样”出口,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到2027年,年均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00家以上,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00家次以上,加强参展成效跟踪,展会订单超5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投促局)参与沪苏浙皖一市三省跨区域协调互助机制,高标准承办2024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聚焦打造长三角的产业辐射腹地,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工程,积极承接沪苏浙先进制造业项目,全年新签约亿元项目400个以上,加强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合作,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加强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产业对接合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八大产业链”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市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组织体系,完善制造强市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动重大*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形成“市县联动、多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各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园区专人对接,共同协调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各县、市、区和园区要结合实际,落实目标任务,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策支持

贯彻落实国家、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各项*策,主动对接国家、省规划*策和重点工作,争取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布局落户滁州。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加大财*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产业基金和系列*策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基础能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领域。

(三)落实要素保障

推动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向优质企业、产业、集群集中。全面推广“亩均效益评价”,依法依规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绩效挂钩*策,推动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高的集群倾斜。鼓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等重点领域扶持力度,大力推广“专精特新贷”、“亩均英雄贷”。鼓励工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上市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完善*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工业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四)强化人才支撑

面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求,围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智汇滁州”人才培育、引进、助力和平台建设“四大”工程,广泛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重点加大优秀民营企业带头人、高层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同时做好人才集聚配套服务,完善制造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策,形成支持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跟踪问效

落实省级推动新型工业化监测评估机制,按照清单化、项目化、闭环式要求,跟踪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策等推进落实情况。建立计划实施评估机制,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推进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评估,对计划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六)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320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000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户左右,2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超二百亿元,20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800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质量品牌美誉度、影响力明显提升,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市场信誉好的“滁”字号品牌。

附件1:滁州市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表

序号 产业集群 发展方向 2027年

产值目标

培育方向
1 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 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研发、制造、应用等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形成主流技术质效领先、下一代技术加速布局的创新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增强,形成重点环节优势明显、配套环节日趋完善、应用环节领先示范的完备产业链条。构建形成以我市为引领,其他区域特色布局、竞相发展、充满活力的“双核多极”产业格局。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4500亿 成为相应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
2 新能源汽车 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发展机遇,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深入实施补链强链、集群发展、创新引领、金融优化、开放协同、应用升级六大工程,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智造生态、服务生态、人才生态、文化生态、资本生态和开放生态,建设具有滁州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奋力争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2000亿
3 智能家电 做大做强冰箱、空调、洗/干衣机、电视机等大家电产业,按照省“3+5”增品种行动要求丰富小家电产品体系,推进智能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安全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品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智能单品”向套系化、场景化转型升级。 750亿  

成为相应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相应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

 

4 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 发挥我市显示面板制造核心优势,巩固做强液晶显示、柔性显示、硅基OLED微显示和激光显示等,保持显示面板出货量居于全省第一方阵,形成省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750亿
5 新能源电池 围绕“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产业链,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重点强化相关电池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支持发展相关设备。 300亿 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6 新型化工 围绕绿色涂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用化学品、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等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新型化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1000亿

 

附件2:各县、市、区和园区重点发展产业

区域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2027年规上工业产值 年平均增速
中新苏滁高新区 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 600亿元  
市经济开发区 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 1800亿元  
琅琊区 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汽车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 350亿元  
南谯区 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 400亿元  
来安县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 800亿元  
全椒县 先进光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电子新材料 600亿元  
凤阳县 硅基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绿色食品产业 1200亿元  
定远县 新型化工产业、绿色食品产业 500亿元  
天长市 仪表电缆、合金材料 1500亿元  
明光市 光储新能源、绿色涂料、高端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凹凸棒基新材料、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400亿元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
链接链接链接链接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下载亚洲精品国产大片www链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