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提升之年,为做好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市委、市*及省科技厅年度工作部署,制定2021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加强*的*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提升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构建四大创新支撑体系,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提供新动能。
二、主要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亿元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经济发展支撑引领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大数据、先进制造、煤化工、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精准遴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改革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和实施方式,强化成果导向,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省各类科技攻关项目。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方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快速发展。对淮南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淮南矿用电子电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两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的企业加强培育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增长18%左右。组织50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总数达到25家。配合市金融办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登陆科创板挂牌上市。
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继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入库。指导县区制定中小微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路线图。建立科技企业联系服务制度,重点扶持入库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开展培训,辅导中小微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增强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支持科研机构、央企在淮南建设创新平台,全面优化提升现有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研发机构水平,促进完善科研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开展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工作,推动市级中心运营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吸引和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打造具有原创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创新创业创造人才队伍。继续开展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强化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发挥平台聚才作用;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汇聚更多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创新体制机制。配合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策。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积极融入省厅加强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建设工作,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安徽创新馆开馆暨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交易会(安徽省第二届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交易会。鼓励支持高校院所和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寻找捕捉科技成果在淮转化,做好重点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在淮转化的*策兑现支持工作。积极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工作。技术合同登记力争达到6.5亿元,确保全省第6的位次;科技成果登记数力争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位。积极协助县区、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及众创空间备案。完成2家省级众创空间备案。通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等方式,协助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提升孵化能力建设。
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修订完善《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方案》,成立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专班,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二)立足创新初衷,满足人民生活美好向往
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持续开展农业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研发。支持省级园区建设,完成国家级园区验收。支持省级园区升级国家级园区,促进国家级园区向农业高新区跨越。加强特派员工作站建设,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各站的中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和社会化科技服务。结合各县区优势农业产业,合理布局第三批示范基地,加大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能力释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我市备案9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探索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绩效管理新模式。结合精准扶贫,深化科技特派体系建设,通过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支撑力。
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加强惠民科技投入。进一步向环保、安全、公共卫生科技创新领域倾斜,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研发,持续组织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平安做大做强。引导公共卫生向更高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支持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和潘集省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出台科技扶贫*策措施,组织实施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专项,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全市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科技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寿县瓦埠镇铁佛村 “双包”工作。
(三)深化科技改革,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
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强化各创新领域*策法规的研究和谋划,配合市人大制定《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强化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做好《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宣传工作。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落实*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制度,指导推进市县*务服务科技窗口建设,深化*务公开工作,提升“互联网+*务服务”水平。加强创新*策落实调研督查,开展第三方评估,促进*策落实。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百工程,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科普宣传能力,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根据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淮南市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我市科研诚信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
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深入学习贯彻*总*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市*统一部署,认真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全面细致调研排查,摸清掌握全市科技创新领域重大风险点的分布和存在形式,评定各类风险危害级别,制定防范化解各类科技创新风险的工作措施,建设系统完备的科技创新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
推进机构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拟定局“三定”方案,细化优化机关科室职责,做好人员调整配备工作,确保改革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加强、优化、转变科技部门管理服务职能,强化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抓好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分步推进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切实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升级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平台”。结合《淮南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升级完善*策兑现网上申报管理系统,完成系统升级开发、上线测试,确保2019年*策兑现申报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局*网站维护。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和《*网站发展指引》要求,进一步加强局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和网站安全维护,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保障局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转。同时及时对局网站的信息内容进行更新,做好国办、省市对*网站的定期检查工作。
深化作风效能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总*关于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整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反对懒*、庸*、怠*和“推绕拖”等现象。坚持“人本分、有本事、能成事”的传统和导向,引导*员干部争做“忠诚、担当、专业、务实、守正”的科技管理干部,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治生态。
(五)加强*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
持续加强*的*治建设。坚持把加强*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高度重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按照*、省、市委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系列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不断深化对*总*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形成推进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抓好市委巡察和离任审计整改工作。按照十届市委第九轮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巡察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治站位,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认真做好吴健同志离任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把预算防控、资产管控、经费监管、信息公开和承诺考核等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全方位管控体系。
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肃*内*治生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民主(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员、*组织*述职述廉等*内生活制度。持续深化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学习贯彻《中国共产*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治功能,规范基层*组织设置、配齐配强*组织班子力量。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加强*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重大*治责任,持续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抓好《中国共产*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开展*风廉*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强化警示教育,真正汲取教训、自省自警,切实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淮南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