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合肥市经信局发布《合肥市“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文件强调: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合肥应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光伏第一城”建设。
近些年,合肥正逐渐形成“玻璃基板-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一体的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体系,聚集了近百家新能源企业。其中,2020年与蔚来的合作被业内称作“神来之笔”,以70亿投资获得了高达千亿的回报。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合肥光伏及新能源年平均增加值增速达18.1%。2020年增加值增速29.4%,电池片、组建、逆变器等主要产品综合出货量超过50GW,超过“十二五”末出货量的4倍。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
对于“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的发展,合肥也有明确的目标。根据规划,合肥将探索光伏产业的全链条创新,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拓展“光伏+”应用场景,构建集总部、研发、检测、制造、应用为一体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智能光伏产业体系。
目前,合肥建成及在建的光伏项目不少,晶科能源、协鑫集成、大唐光伏、晶科光电、中南光电均在肥东县有布局,已初步形成较有优势的光伏及组件产业集群;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项目、年产2GW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等也在稳步推进。整体上看,合肥从项目着手实现全产业链优势的格局基本成型。
1月8日,安徽晶科能源一期8GW新型高效电池片项目全线投产,该项目总体量有32GW,总投资约200亿;1月3日,在合肥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阳光电源、通威太阳能、晶澳太阳能等公司参会,相关负责人强调,光伏是合肥一直紧抓在手的优势产业。
针对光伏产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合肥规划引进大尺寸硅片电池、高效薄膜电池等技术和企业。同时,加大*策对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屋顶、仓顶阳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应用工程的支持力度。
为此,合肥拟打造“1+2”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核”即合肥高新区,是打造光伏第一城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的主体承载空间;“两区”即新站高新区、肥东县,进行差异化发展。
考虑到平价上网、产业迭代加快、投资周期长等因素,合肥在光伏产业招商上也有所调整,明确下一步将重点招引浆料、背板、封装胶膜、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制造等环节,围绕中下游开展精准招商,打造出“大而强”、“中而优”和“小而美”的产业梯队。
总之,致力于打造“光伏第一城”的合肥正借助“制造+应用”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剑指世界一流光伏制造基地和创新应用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