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旁,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戈壁沙漠上,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全面封顶;废弃盐穴里,“空气”也能储存电力……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被誉为“充电宝”的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不断迭代,应用市场不断拓展,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装机规模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产业已成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连接点,新型储能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商用,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大关。
常台高速白洋湖服务区内,250平方米的车棚顶部,96块550W太阳能电池组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产生绿色电能,年发电量可达5.3万度。车棚内,不时有新能源汽车前来充电,速度最快可达到“充电一秒行驶一公里”。
这便是协鑫集团与苏州交投集团联手打造的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同时容纳20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全年预计可服务新能源车10万辆。
“在光储充一体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下,充电站储能系统可有效收集车棚光伏产生的绿电,能在用电低谷时段给自己‘充电’,在高峰时段给电动汽车‘放电’,智能削峰填谷,平抑充电功率波动。”张家港协鑫超能云动公司总经理郝三存介绍说。
从充换电站到工商业,再到新能源场站、电网调峰调频,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应用以来,能量密度提高了近四倍,循环次数超12000次。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于传统的抽水蓄能项目,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响应快速、调节能力强等优势。随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越发强烈。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将作为主体电源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本身具有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而负荷侧,随着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分布式光伏、电动车大规模接入,用电负荷将由过去的无源变成有源形态,电网安全挑战巨大,灵活调节资源需求将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刚需和标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指出,新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之一,由于其配置灵活、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在保障电力电量平衡、提高系统安全裕度、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深刻影响“源网荷”各个环节电力系统运行。
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新型储能被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的目标。我国多地也纷纷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加大布局力度。
受益于市场需求和*策导向双重驱动,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趋势逐渐呈现。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产业生态也初步形成。2022年我国储能产业相关企业达到3.8万家,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目前,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储能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领域已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并培育出2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不过也要看到,储能产业在规模迅速增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也面临发展的“生长痛”。
“目前,以锂离子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备了规模化应用能力,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压缩空气、重力储能等储能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型储能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刘永东指出,当前储能关键技术还有待提升,同时储能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管理仍需加强、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商业模式成熟度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推动新型储能科学合理配置;在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推进“光储充放”一体化、共享储能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试点示范……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多策并举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储能产业将呈现多种技术路线各展所长、超短周期到长周期储能协同发展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场景需要的灵活性资源,共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护城河。”刘永东说。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要突破万亿,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
上一篇